19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扎根烟台 科技引擎支撑效应加速释放

水母网• 2023-01-31 08:34:36 •YMG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

水母网1月3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一期封顶,新药创制省实验室获批,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竣工,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投用,科技创新缔造烟台高度;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2%以上,27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创新成就烟台深度;

22个项目获得2022年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支持,数量居全省第1位,24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类新药“若欣林”上市,科技创新缔造烟台速度;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待科技创新的态度,就是对待未来的态度。2022年,烟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强市三年行动,聚焦科创平台建设、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领域,铆足劲向前冲,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数据显示: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2.38%,居全省第2位。

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引擎激荡出的澎湃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奔腾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潮头,有力地引领着烟台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布局“新打法”

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建设

城市之间的竞争,产业往往是重要一环。如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科技创新,关键在重大科创平台赋能。

市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布局多层次、高能级创新载体,强化政府科技服务职能,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坚持“产业需求在哪、创新平台就布局到哪”,加快建设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聚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这是基于动能转换的深刻洞见,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考量,更是一座城市布局科技创新的全新打法。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烟台高新区的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东塔楼,只见整个大楼内部装修一新,安静整洁的实验室内摆放着数百台套仪器设备,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在仪器旁不停地忙碌着。

在17楼,科研人员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传统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与分离;在20楼,科研人员则忙着进行模式植物RNA提取和大肠杆菌质粒提取实验。眼下,高研院第一批实验团队已入驻园区,并投入开展科研实验,中国“北方蓝色药谷”揭开神秘面纱,迈出蓬勃发展第一步。

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一期主体15栋建筑已全部封顶,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维海等6名院士,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和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围绕山东省和烟台市重大科技战略需求,实验室组织实施了基础研究、产业关键技术等项目攻关。

不仅是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2022年,烟台战略科技力量全面起势。我市与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签署《共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合作协议》,参与国字号实验室建设。新药创制省实验室获省政府批复,我市省实验室数量超过全省总数的1/5。新药创制省实验室在第二批实验室中率先完成理事会召开和事业单位法人注册,聘请丁健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动物设施和研究生院项目已全面封顶。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揭牌运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23个项目(平台)进入实施阶段。

高端科创平台是汇聚创新要素、加速动能转换的关键支撑。2022年,烟台新增光电传感、高性能轮胎材料、芳纶产业和高端远洋渔船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平板显示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我市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8家,居全省第2位。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8家成功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数量居全省第2位。中集海工院牵头组建的“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目前我市共同体总数达4家,居全省第2位。正元数字、双塔食品2家单位获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居全省第1位。

外引内联,科技合作驶入快车道。推动万华化学、南山铝业积极参与山东省“‘安惠万家’燃气管道安全”“基于铝基的交通轻量化”科技示范工程。组织中科院服务烟台“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对接洽谈会、中韩技术经济合作论坛暨创新创业中小企业推介会等相关活动20场,新引进7名院士在我市设立院士工作站,新增数量居全省第2位。杰瑞石油等3家单位被认定为山东省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居全省第1位。

打开“新格局”

科技赋能经济发展

创新就像杠杆,不断撬动起引领发展的奇迹。

2022年11月3日,绿叶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若欣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该品种的上市是国产创新药在该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针对新药研发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等行业特点和创新痛点,烟台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和优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推进科研立项支持方式由“单次支持”向“滚动支持”转变,对绿叶制药若欣林从最初的候选药物发现直至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采取分阶段连续支持的方式,推动列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专项6个,获得支持资金4000余万元。为新药项目的快速推进与成功上市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切实发挥了科技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的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烟台持续发力攻关。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我市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揭榜制”“组阁制”,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20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2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项目获批,数量居全省第1位。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授奖人选和项目中,我市24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17项由我市牵头,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企业是创新主体。2022年,烟台加快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21家,总数居全省第3位。组织企业申报2022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年底总数超过1900家。27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居全省第3位,前三甲我市独占两席。57家企业入选首批山东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居全省第3位。7家企业上榜2022年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区域创新高地加速隆起,让创新要素成果向更广领域辐射流淌。2022年,龙口市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福山区、莱山区入选首批山东省科技创新“十强县”,栖霞省级农高区获批建设,我市省级农高区数量达3个,居全省第1位。国家火炬烟台黄渤海新区先进聚合物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山东省共2家入选。烟台迈百瑞国际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抗体药物中试示范基地”。

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烟台加速发力。以光电产业链为例,2022年,烟台规划光电与磁性材料特色产业园区10个,其中6个已开工建设。11个光电产业重点在建项目总投资78亿元。设立产业链科技协同创新工程专项,聚焦产业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年内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60余次,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1项,5000万元以上项目落地3项,到位资金约1.1亿元。

一方面赋能实体经济加速转型,另一方面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科技引擎在两个战场同向发力。

——提升医疗研发水平。2022年,我市争取、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医疗和卫生计划项目16项,经费总额达到3400万元,其中荣昌生物承担的“治疗眼科疾病1类生物新药研发及临床研究”等3个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联合市市场监管局遴选18个生物医药项目给与扶持,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正海生物的活性生物骨获批药械结合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活性生物骨修复材料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8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组织39名科技特派员与19个重点乡镇的55个重点村签署服务协议。启动山东省“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组织实施离岛型网箱、离岸型网箱以及游弋型工船“一船两箱”深远海养殖工程示范及应用。

营造“新生态”

让科技成果冲出实验室

“有了新政策支持,我们申请的贴息已经到账了!”去年,顺利收到信贷补贴的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滕春梅喜不自胜。

“资金缺口堵上了,贷款还有回头钱。”滕春梅感叹现在惠企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一诺电子是一家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9月,企业计划申请一笔贷款,用于购买生产所需原材料。“货款无法按计划到位,我们将面临没有流动资金购买新的原材料、货品无法按时交付等问题,更有可能会失去部分市场。”滕春梅说。

幸运的是,作为科技型企业,一诺电子正属于“成果贷”覆盖和支持的企业类型,一诺电子以最快速度拿到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来自省市两级共计10.03万元信贷补贴纷纷到帐。

有了政策撑腰,金融机构放心大胆地为企业办理贷款手续,一诺电子急需的贷款审批跑上“高速路”的同时还可以领取信贷补贴。滕春梅介绍,目前企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2022年7月14日,烟台市科技局到栖霞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制造10kV-750kV输电线路金具、10kV-220kV复合绝缘子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4月,企业成功获得“山东省创新券”补助39.74万元,此笔“创新券”补助是烟台市首例省外检测补助案例,也是烟台市单笔补助金额最大的企业。

在山东鲁电走访过程中,烟台市科技局全面系统地把“科信贷”“成果贷”“创新券”等利好政策传达给企业,通过“高精准”服务切实让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不需要实物资产就能获得优惠贷款,政府和银行共担风险。充裕的资金支持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吃了‘定心丸’。”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辰说。

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烟台释放政策综合效应。2022年,我市向上争取研发费用后补助、“小升高”奖补等财政补助共1.4亿元,惠及企业1696家(次)。加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入网共享,入网仪器设备1362台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网率由年初的12%提高到91.5%。组织54家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券292笔,兑现创新券金额141.7万余元。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累计帮助440家(次)企业获贷约25亿元,居全省第一,平均贷款年利率约4.27%,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

如何让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更通畅?市科技局组织起草烟台市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实施方案,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等方面探索路径、先行先试。出台《烟台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烟台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促进我市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去年1-11月份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3689项,合同金额298.85亿元,同比增长39.19%。新备案3家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资金401.49万元。21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好技术项目库,入选数量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

去年10月,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公示2022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的通知》,由烟台高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主持的“蓝色智谷创业1号”项目成功入选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蓝色智谷创业1号是以“众创空间+配套孵化”为特色的一体化、直通式创新创业平台,先后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等各类荣誉20项。创业1号引进小米生态链企业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培训、孵化、投资等方式帮助创新创业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常态化开展创新赋能、项目路演、管理咨询、金融对接等系列创客活动,累计培育创业企业839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

创业孵化能力在提升。我市推动开创互联网科技园等4家孵化载体升级为国家级,年度新增量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第3位。组织69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2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现场晋级活动,8家企业(团队)获得“科创之星”,占全省总量的12%。60家企业(团队)获得“优秀企业(团队)”奖,占全省总量的14%。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2022年,我市3家企业入选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累计入选11家,约占全省1/5,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


分享到:

新闻精选

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召开

水母网
12/12 08:44

市政府党组和市政府机关党组赴市档案馆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水母网
10/21 08:24

品重烟台 品耕沃野|烟台苹果:锻造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水母网
10/20 08:37

抽查不合格率35.4% 警惕劣质充电宝起火爆炸等潜在危险

人民网
10/16 08:32

2023烟台马拉松15日鸣枪开赛 时隔6年“烟马”再出发

水母网
10/12 08:46